第十一章小心论证、大胆假设_大秦从认贼作父开始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十一章小心论证、大胆假设
『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第(1/3)页

  “你哥是张良??”林凡瞪大了眼睛,声音提高了至少半度。

  张天依歪了下头,疑惑道:“你认识我哥?”

  “不是,那个,我脑子有点乱,先捋捋......”

  林凡现在有种说不出来的激动,因为如果张天依是张良的妹妹的话,不说什么大事可成,至少可以搅乱时局。

  历史上的张良,与韩信、萧何,并称汉初三杰。

  先不说他们的成就如何,就是这个张良,对刘邦的意义不可谓不重大。

  要是没有张良,刘邦估计还在下邳当山大王,要是没有张良,刘邦在鸿门宴会被项羽诛杀。

  没有刘邦,就没有大汉王朝,没有大汉王朝,就没有三国.......

  想到这里,林凡吓了一跳。

  他突然意识到某个天赐良机——造反从忽悠张良开始!

  但是,现在还不确定张天依说的那个张良,与历史上的那个张良是否同一个人。

  要是个误会,那就尴尬了。

  念头至此,林凡迅速回转思绪,怔怔看着张天依:“你哥......你哥是张子房?”

  刚才看到林凡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不停变幻,张天依脑子还有点懵,想都没想的点头道:“我哥字子房,故又名张子房。”

  果然是张良!

  稳了!

  虽然不清楚张良什么时候多了个妹妹,但林凡几乎已经断定,张天依的哥哥张良,就是那个帮助刘邦谋取天下的张子房!

  在古代,同历史时期,出现两个甚至更多个同名同姓的人,确实可能发生。

  比如同为汉初三杰的韩信,就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王族后裔同名同姓。

  两个韩信,不仅出生在同一时代,而且生平事迹也大相径庭。

  更巧的事,两人都为刘邦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
  西汉建立以后,两人都封了王,一个是楚王,另一个是韩王。

  虽然两人的结局都很悲剧,而且死在同一年。

  但是,历史上确实存在过两个韩信。

  以至于司马迁在编著《史记》的时候,为了不让后人看糊涂,特意为两人分别立了传,一个是《淮阴侯列传》,一个是《韩信卢绾列传》。

  前者是兵神韩信,后者是韩王信。

  为什么林凡就如此肯定张天依的哥哥就是自己认知的那个张良呢?

  关键点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biqivge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